第二百四十二章:布局十年後
学终身训导。 “宋卿言之有理,太祖皇帝可以徵召贤名远播的村妇入朝为官,朕自然也可以徵召有贤名的工匠为官。” 朱高煦点头道。 接着,他看向方孝孺、杨士奇道:“方先生、杨先生如何看?” 由於方孝孺与杨士奇兼任着大本堂讲席,所以朱高煦用“先生”来称呼二人,以示尊敬。 “陛下,老臣认为蹇尚书、夏尚书、宋尚书说的都有道理。” 方孝孺恭声道。 朱高煦却不愿意放过方孝孺,而是追问道:“正学先生是赞成还是反对?” 虽然此时的方孝孺,对士林的影响力已远不如永乐初期那麽大,但是若能得到一代大儒的背书,拔高工农地位之事,将会更加顺利。 当然,若是方孝孺不识抬举,不愿意配合,朱高煦也无所谓。 他心里清楚,大儒背书算是锦上添花之举,要做成这件事,还需足够充分的理由才行。 “陛下选拔有贤名的工匠为官,臣自然是赞成的。设立技术书院,提高工匠的技艺,臣自然也是赞成的。可授予工匠举人名籍,臣不得不反对。” 方孝孺侃侃而言道:“宋仁宗时期,有一位读书人名叫张元,此人考中贡士後,因屡次参加殿试皆以落第告终,故而一怒之下投奔了赵宋的Si敌西夏国,受到西夏国君李元昊的重用,并一路高升,乃至位居相国。” “此人向李元昊屡献计策对付赵宋王朝,给宋王朝造成了许多麻烦及损失。监於此,宋仁宗为杜绝以後再出现类似张元的恶劣事件,遂对殿试加以革新,取消淘汰之制,考中贡士後只要能参加殿试者,最终皆可成为进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