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八章:王振的价值
艰难,因为人心会随着环境与形势的变化而改变,即《尚书》所言‘人心惟危’也!” “儿臣谨遵父皇教诲。” 朱瞻域四人齐声行礼道。 “朕要让你们知道,一个人变成什麽样子,往往不光取决於其本人的意志,外界环境和经历对人的改变同样算得上‘鬼斧神工’。” 朱高煦朗声道:“你们都坐下。康平,你把王振的情况,与他们仔细说一说。” “奴婢遵旨。” 康平躬身领命道。 “四位殿下有所不知,王振在朝廷推行科举新政之前,便已经考中了秀才,由於他家境贫寒,为了养家餬口,不得不找了一份在私塾教书的差事。” 康平走到大殿左边,伺立在朱瞻域一侧,看向朱瞻域兄弟四人,缓缓说道:“後来他又通过各种门路,成为地方上的儒学教官。” “何为儒学教官?” 朱瞻堪忍不住问道。 “我大明自太祖皇帝时,便注重儒学教育,在天下各地省府县城大力兴建学堂,既然有学堂,那就得配有相对应的老师,包括教授、学正、教谕、训导,这些人肩负着我大明基层的教谕教学之事,可谓是职责重大。” 朱瞻城抢先一步替康平解释道:“洪武三十一年,太祖皇帝改革科举,在应天府试行九大常科科举制,而无论学习哪一科,儒学皆为必修之学,儒学教官便是传授儒学的老师。” “六殿下所言极是,王振便是一位中学堂儒学教习,他在担任教习期间,娶妻生子。虽然他没有通过科举正途走入官场,但他作为一名领朝廷俸禄的中学堂教习,还是很受百姓尊敬的。” 康平接话道